
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在中国共产党关于救亡图存、全民抗战的号召和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市民1万多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会。会后,举行了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年轻学生们的英勇赤诚在全国范围内点燃了救亡运动的熊熊烈火,全国各地纷纷行动起来响应北平。天津、南京、武汉、广州、长沙、太原等各大城市,先后爆发了学生抗日集会和示威游行。各地工人在全国总工会的号召下组织罢工,支援学生斗争。各地爱国人士和爱国团体也相继成立救国会,发出通电,出版救亡刊物。一二·九运动逐渐超出了学生运动的范畴,变成了全体国民的爱国救亡运动。

北平学生的游行示威等活动举行不久,中共中央通过共青团号召广大青年:“把反日救国运动扩大起来!到工人中去,到农民中去,到商民中去,到军队中去!”1936年2月1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在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的基础上成立,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抗日民主为奋斗目标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广大青年学生深人农村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很快成为各地抗日救亡运动中的骨干力量,成为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助手和领导抗日救亡运动的纽带。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吞并华北进而侵略全中国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退让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一二·九运动中的先进知识青年,走上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为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事业准备了一大批骨干力量。

一二·九运动的道路就是党领导青年,青年跟党走的道路。也正是沿着这条道路,坚定追随党的步伐,一批批青年学生越过重重关卡奔向革命圣地延安,为中国革命贡献青春和热血。今天,依然是沿着这条道路,依然是无数青年志士,在党的领导下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大潮,顽强拼搏、开拓创新、不懈奋斗,实现了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广大青年应该用青春热血传承“一二·九”精神,乘新时代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