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修业年限: 三年
职业面向:面向全民健身领域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等职业,全民健身锻炼指导、全民健身活动组织管理、国民体质监测服务等岗位(群)。
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全民健身指导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等知识,具备全民健身指导服务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全民健身体育项目指导与培训、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国民体质监测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基础课程:运动解剖基础、运动生理基础、运动心理基础、运动损伤与防护、体育教学方法指导、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专业核心课程:社会体育指导、体质测量与评价、体育游戏、社会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运动项目专项训练、运动专项体能训练。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运动项目专项实训室、国民体质监测技能实训室和校外体育中心、体育场馆、体育俱乐部、社区等实训基地进行全民健身体育项目指导与培训、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国民体质监测服务等实训。在社会体育行业协会、俱乐部或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岗位实习。
职业类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社会体育指导员、游泳救生员
接续专业举例
接续高职本科专业举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接续普通本科专业举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社会体育专业强化特色意识和质量意识,重点打造“厚基础、高素质、强技能、有专长”的专业特色。本专业的师资、教学训练、场地及教学实验设备等资源丰富。专业建设发展平稳,开设有田径、健美操、篮球、足球、羽毛球、武术、体育舞蹈、运动营养、社会体育指导等专业课程,形成了教训结合,服务大众的教学理念。
社会体育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拥有一支“省级教学团队”,本专业有副教授6人,高级讲师2人,硕士研究生14人,讲师7人,省级教坛新秀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教坛新秀1人,双师型教师12人,国家级裁判员1人,国家一级裁判员4人,国家二级裁判员多名,健将级运动员3人,本教学团队教师主持或参与省级教科研项目十多项,以及多项校级项目;主编或参编高职高专教育类高职教材、出版专著多部,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科教研论文累计百余篇;组织学生参加省级体育赛事、省级教学技能比赛,取得各类体育比赛项目百余项。
就业面向:
1、社区体育指导、体育场管理、体育赛事策划;
2、体育俱乐部、健身中心、基层社区、企业工会等相关领域